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产科疾病,若处理不当易引发子宫炎、败血症等并发症,严重影响母牛健康和繁殖性能。养殖者需掌握科学的识别与应对方法,降低养殖损失。
症状识别:健康母牛通常在产后 4-6 小时内排出胎衣,超过 12 小时未排出即可判定为胎衣不下。初期可见部分胎衣垂于阴门外,呈暗红色带状物;后期母牛常表现为拱背、努责、食欲减退,体温升高至 39.5℃以上,阴门流出污红色恶臭液体,内含腐败胎衣碎片。
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我们可以用:畜小牧的清排太保,它含有中药成分,用过这个的养殖户都说效果很好,很快就能排除胎衣了。而且还能预防母牛的子宫炎症提高受孕率!注意要认准“畜小牧”品牌,因为市面上有些假冒产品,养殖户要避免上当受骗。
展开剩余43%发病原因:该病与母牛体况、饲养管理密切相关。孕期饲料营养不均衡,缺乏钙、硒、维生素 E 等元素,会导致子宫收缩无力;早产、难产或双胎妊娠时,子宫肌肉过度拉伸,收缩机能下降;产后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,也会阻碍胎衣排出。此外,高产奶牛、老龄母牛及运动不足的个体更易发病。
预防措施:加强孕期饲养管理是关键,妊娠后期需保证全价饲料供应,每日补充 20-30 克钙粉、5-10 克亚硒酸钠维生素 E 制剂;产前 1 个月增加运动,每日驱赶运动 1-2 小时,增强子宫肌收缩力;产后立即让母牛饮用 30-50℃的红糖麸皮水,促进子宫恢复。
发现胎衣不下切勿拖延,及时采取合理措施,才能保障母牛健康,为后续繁殖打下基础。
发布于:河南省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